普魯斯特吃蘋果



現在台灣最紅的日報應該是蘋果日報, 蘋果日報以八卦式、圖象化的編排方式, 在極短的時間內,擄獲不少的人心。 我一直在想,如果普魯斯特還活著, 應該也會喜歡看蘋果日報。

我一直認為普魯斯特(Marcel Proust,1871-1922)是最有趣的作家, 不管喜不喜歡普魯斯特,有一點都是無法否認: 作品實在是長得太離譜了。 普魯斯特最長的句子出現在《追憶似水年華》第五冊〈女囚〉(The Captive), 以標準印刷字體來看,長達四公尺。 普魯斯特曾用了三十頁描述自己在床上翻來覆去,睡不著覺。 一個有趣的問題是:普魯斯特是怎麼練就如此驚人的寫作功力呢?

一個重要的線索是普魯斯特很喜歡看報紙。 普魯斯特認為在過去的二十四小時, 宇宙出現了多少不幸與災難: 使五萬人喪身的戰役、謀殺、罷工、破產、毒害、自殺、離婚、 政客與戲子的冷酷無情…這種種都化成一則則聳動、刺激的報導, 來到漠不關心的我們面前,怎能輕易的放過呢? 普魯斯特看新聞連提要都不放過, 他可以用想像和幻想,把新聞提要轉化成一部有悲劇或喜劇色彩的長篇小說。

蘋果日報最為人所詬病的是以圖象化取代文字, 我想對於普魯斯特來說,每一幅圖都是一個故事, 據普魯斯特的朋友杜普雷(Maurice Duplay)的說法, 普魯斯特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,最喜歡的就是看火車時刻表, 因為每一個站名都足以誘發他的想像力,構思不同的人物場景。 有一些文評家認為,蘋果日報這種圖象化的內容會削弱閱報者的閱讀能力, 仔細想一想普魯斯特的閱讀方式,我才驀然警覺到, 其實一個人的閱讀能力跟題材根本就沒有絕對的關係, 一個人的閱讀能力取決於閱讀者的想像力和領悟力, 至少普魯斯特是這樣。從某種角度而言, 蘋果日報只是一面鏡子,讓我們看到了「羅賽里尼式的沈淪」罷了。

羅賽里尼(Roberto Rossellini,1906-1977)曾對於當時的義大利的電視節目提出了深層的指控, 羅氏認為這個世界越來越殘酷,越來越幼稚, 因為太多的媒體把人格壓縮踐踏,赤裸裸把人性悲慘面娛樂化, 滿足一己的偷窺慾,甚至有人引用尼采的觀點認為,這是人性的墮落, 從這個角度而言,蘋果日報壓根兒也只不過是替罪羔羊, 沈淪的是人性,吃蘋果至少有幾萬種吃法, 問題在於太多的人無法像普魯斯特吃得這樣幽雅。 當我們在指責蘋果日報的時候,最好也照一照自己的嘴臉。

LaZo(程朗)
(02/22/2005 2:22)

(c)2002-2006 All Rights Reserved.
保留著作權, 禁止轉載或複製於其他網站或媒體.
本站所有內容與設計均受國際著作權公法保護
本文所提的各種商標、文字、內容皆屬於該相關註冊個人或公司所有.
本站最佳的觀賞解析度是 800 x 600